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50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203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成花过程是高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包括一系列生理生化代谢与基因调控反应。本文对高等植物成花过程中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miRNA在植物成花过程中的作用,为成花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The study on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of Beluga (Huso huso) was conducted from hatching until 50 days posthatching at 16.5 °C. Development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in this species followed the general pattern described for other Acipenserids, although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timing of organ development among species. At hatching, the mouth was opened and digestive system was represented by a gastric cavity filled with yolk and lined by endodermal cells, and a partially differentiated hindgut. Gastric glands started to differentiate at 46.5 degree‐ days posthatching (ddph), the earliest appearance time among sturgeon fishes studied to date. At the onset of exogenous feeding (144.9 ddph), yolk sac reserves were not completely depleted in the stomach, suggesting a period of mixed nutrition. The complete development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was not accomplished until 235.2 ddph when it showed all histomorphological features typical of juvenile specimens. According to histological results, it seems advisable to start co‐feeding H.huso larvae with inert diets at the onset of exogenous feeding, because exocrine pancreas and glandular stomach are fully differentiated, although the complete substitution of live prey by inert feed is not recommended until 235 ddph.  相似文献   
33.
在野外调查及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新乡市主城区园林植物资源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园林植物74科161属311种(含变种),木本植物为主体。5种以上的科有17个,含81属205种; 区域少种科和区域单种科共57科,含80属106种。科、属、种的配比特征为:较多的科、属含较少的种,较少的科、属含较多的种。热带性质的科29科,温带性质的科有23 科,中国特有分布 2科,分别占本植物区系非世界分布总科数的53.70%、42.59%和3.70%,温带性质科与热带性质科在数量上无明显优势,但含物种较多的优势科大都属于温带分布和世界分布型。热带分布属42属,以泛热带分布属最多; 温带分布属100属,北温带分布属居首位; 中国特有分布7属。新乡市园林植物的规划方向应以观赏性较好的乡土树种为主,对外来树种应加强入侵生态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34.
李巍  徐启江 《园艺学报》2014,41(6):1245-1256
成花转换是被子植物生活周期中的关键发育过程,植物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模式而整合多条内外开花信号实现成花诱导。近几十年来,学者们为阐释植物成花转换的分子机制做了大量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其中,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表观遗传修饰是调控成花转换过程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表观遗传调控是植物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实现开花诱导和花器官发育的决定性因素。综述了有关开花时间和花器官发育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包括染色质重塑、组蛋白甲基化和miRNAs。  相似文献   
35.
36.
针对‘大红袍’荔枝幼青树开展短截花穗的效果分析,在荔枝主产区合江、江阳区进行不同短截时间和短截程度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2次短截花穗并留7 cm左右穗长有利于改善花穗结构,提高坐果率,丰产稳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7.
梅花花朵香气成分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研究梅花香气成分的时空动态变化,以‘三轮玉蝶’梅花朵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5个阶段的花朵及不同花器官释放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梅花开花的5个阶段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乙酸苯甲酯、丁子香酚和乙酸己酯是构成‘三轮玉蝶’梅花朵香气的重要成分。在梅花开花过程中,花香化合物释放存在4种趋势,乙酸苯甲酯呈现低—高—低的动态趋势,苯甲醛呈现高—低—高的趋势,α-蒎烯、莰烯、柠檬烯和樟脑4个单萜类化合物呈现高—低的趋势,丁子香酚呈现低—高的趋势,梅花复杂的花香调节模式致使不同开花时期的香气成分和含量产生变化。从梅花不同花器官中检测出27种化合物,不同的部位释放的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有很大的差异。花瓣主要释放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酸衍生物,雄蕊主要释放芳香族化合物,花萼、花盘和雌蕊群释放的化合物类型较广,单萜化合物在此部位检测到。在开花的第4阶段,花萼、花盘和雌蕊群释放低含量的丁子香酚和高含量的乙酸己酯可能是引诱蜜蜂觅食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38.
辣椒花器官发育MADS-box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郭爽  马宁  杨文才  沈火林 《园艺学报》2010,37(10):1591-1597
采用RACE技术从辣椒(Capsicum annuum L.)花药中获得了一个控制辣椒花器官发育的MADS-box基因,命名为PPI(GenBank登录号:GU812276)。该基因全长952 bp,编码215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MADS结构域和K结构域,与番茄花器官发育MADS-box基因TPI高度同源,同源性达88%。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PI基因属于花器官发育B类基因。RT-PCR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辣椒花瓣中的表达高于在花药、萼片以及子房等花器官中的表达,在营养器官叶片中没有表达。  相似文献   
39.
日本晚樱花器官特征基因ClAP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和3′ RACE技术,从日本晚樱(Prunus lannesiana)中克隆得到了1个AP1同源基因ClAP1的cDNA全长。其cDNA全长1 005 bp,包括1个编码238个氨基酸共717 bp的开放阅读框。序列比对和分子系统发生分析表明,ClAP1是拟南芥的AP1同源基因,其蛋白质的C末端具有一个保守的euAP1模体。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ClAP1在3个日本晚樱品种‘大岛’、‘一叶’和‘普贤像’的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中均有表达,在叶中不表达,属参与花发育的转录因子,但其表达模式与拟南芥的AP1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40.
农杆菌蘸花法侵染拟南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红梅  张立军  刘淳 《北方园艺》2010,(14):143-146
为探索拟南芥转化法的广泛性,使其能转化其它植物,研究了转化试验中的一些参数.结果表明:农杆菌渗透转化拟南芥成功的3个关键因素是:适当的植株发育时期,即花蕾期;5%的蔗糖;0.05%的Silwet L-77.该种方法可适用于多种生态型的拟南芥植物转化,便于快速获得带有T-DNA标记的植株,并为植物的转基因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